牛奶过敏症状是什么 婴儿牛奶过敏怎么办


牛奶过敏症状是什么 婴儿牛奶过敏怎么办

文章插图
一、牛奶过敏症状介绍
食物过敏反应是指食物被人体摄入以后,机体对食物发生了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机体的生理功能紊乱,并可能引起组织损伤,从而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
有些人对牛奶过敏,喝牛奶后也会出现腹泻和腹痛等症状,但又不属于乳糖不耐症 。牛奶的成分对这些人而言是过敏原,可引起过敏反应 。通常蛋白质会被肠道的酶消化成氨基酸后再吸收,但仍有一些微量蛋白质有机会不经消化即被肠道吸收而进入血液循环,这样的蛋白质即被视为人体过敏原 。牛奶中含有多种牛奶蛋白,引起过敏的阈值在30毫克以下,甚至不足1毫克 。
对牛奶过敏,第一次食用时,其中的某些蛋白质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E(IgE),这一过程叫致敏,不会出现过敏反应 。再次食用时,其中某些蛋白质与免疫球蛋白E结合产生一种新的物质,这种物质会刺激人体内的肥大细胞和嗜硷粒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炎症反应物质,刺激胃肠道,引起腹痛、腹胀或腹泻;刺激呼吸道引起哮喘;如果出现在皮肤,则会使血管通透性增加,透出水分和红细胞,出现荨麻疹、湿疹 。人体的肠道内存在大量细菌、病毒和摄取的食物,均有可能成为抗原 。但正常人有良好的肠粘膜免疫屏障功能,阻止抗原进入体内或控制机体对侵入抗原的免疫反应 。如果这些粘膜屏障作用减弱或丧失,抗原便进入体内,激发人体产生抗体,人体的肥大细胞和嗜硷粒细胞表面有高亲和力受体,一旦暴露于相应抗原后,便引起各种胃肠道、呼吸道或皮肤等过敏性疾病 。根据进食与出现症状间隔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食物过敏反应两种,速发型通常发生在进食含有过敏原的食物之后2小时内,症状一般较重 。迟发型一般发生在进食后数小时或者数天后,症状相对较轻 。
牛奶过敏和食物不耐受,在医学上是有严格区分的 。乳糖不耐受症和牛奶过敏该如何区分?乳糖不耐受症与牛奶过敏在症状上有相似之处,如都有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但其发病机制不同,应加以区别 。牛奶过敏除了上述症状外,还会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和湿疹、过敏性鼻炎、大便常带粘液和血等过敏表现 。牛奶过敏反应是人体对食物抗原产生的过敏反应,与免疫系统的反应有关 。食物不耐受则是人体对某些食物的特殊成分无法适应所引起的,不存在抗体的介入,不会引起免疫应答,是一种非免疫性症状 。饮用牛奶后如出现胃肠不适,应作“呼气氢试验”、尿半乳糖浓度检测,即可确定是否属于乳糖不耐受症 。牛奶过敏时,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E抗体水平通常有很明显升高,皮肤划痕试验阳性 。牛奶过敏不传染,但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父母对某种食物过敏,可能他们的子女对某种食物过敏的几率也比较大 。据研究报告,牛奶过敏的发生率平均为2%~5% 。婴儿对牛奶过敏的发生率,在父母均无过敏史时为2%,父母一方有时可达20%,父母双方都有时可达43%,当父母双方有同样过敏症状时则高达72% 。大约有1%~2%的婴儿致敏是由于胎儿期有食物抗原进入胎血 。母乳中的食物抗原也会使婴儿致敏,母乳中可能含有微量未被消化或被部分消化的牛奶蛋白等,通过婴儿的肠道粘膜屏障进入淋巴管,有过敏倾向的婴儿便会出现过敏症状,到1~2岁时,过敏症状可能会消失或减轻 。约有1/3的患者,牛奶过敏会一直持续至童年期 。成人中只有0.1%~1%的人对牛奶过敏或长期过敏 。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对100名经过过敏激发试验证明,有牛奶过敏的儿童进行了为期6年的随访观察,发现到2岁时,有28%的儿童对牛奶已能耐受,到4岁时有56%,到6岁时有78%可耐受 。只有22%的儿童仍对牛奶过敏 。由此可见,一部分人饮用牛奶后确有过敏反应,但有人把牛奶视为“过敏的元凶”,这是夸大其词,不可轻信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