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穴位养生法 身体经络不通的表现_


中医经络穴位养生法 身体经络不通的表现_

文章插图
一、中医经络穴位养生法
1、自我点穴
头部点穴
点按风府穴:双掌掌根贴于耳后,双手中指弯曲以指尖点按头后正中线的风府穴约1分钟,力量适中 。风府为督脉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颈疼痛,预防中风 。
点百会、四神聪:双掌掌根贴于头的两侧,然后以双手中指指腹依次点按头顶百会穴及四神聪穴,约1~3分钟,力量适中 。百会为督脉穴,四神聪为外经奇穴,头为诸阳之会,常点按此二穴,可防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脱肛、阴挺等证 。
点印堂:以双手中指指尖点按双眉中间印堂穴,约1分钟 。印堂为经外奇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前额头痛、鼻衄、鼻渊等证 。
点太阳:以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太阳穴,点法和揉法结合,约1分钟 。太阳为经外奇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痛、目疾诸证 。
点人中:以左手中指指腹按人中穴 。人中又称水沟,为督脉穴,点胺此穴可醒脑提神,用于神志昏迷、惊风与腰脊强痛等证 。
上肢点穴按摩
取坐位,先以右手拇指掐按左手中指尖的中冲穴及小指的少冲穴,然后以右手拇指指腹依次点按合谷穴、列缺穴、内关穴,也可点按左、右手的十宣穴 。
换左手指点按右上肢各穴,穴位同上 。
下肢点穴按摩
以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足三里穴和委中穴,点法和揉法结合 。
2、艾灸保健法
自我艾灸保健法
自我艾灸时多用艾条灸,因为艾条使用方便,也好控制 。
取坐位,全身自然放松,呼吸平稳,心无杂念,将所施灸的部位暴露出来 。灸时要注意防止火星落在皮肤上,避免烫伤 。
悬灸上肢穴位:内关 。
悬灸下肢穴位:涌泉、足三里、三阴交 。
被动艾灸法
被动艾灸也就是请他人帮助施以灸疗,艾柱灸与艾条灸均可以,可根据情况选用 。一般艾柱灸难度大一些,需要用心学习操作;艾条灸难度相对较小,容易操作控制,各人可根据自己的感觉进行选择 。
被灸者一般取仰卧位或俯卧位 。全身自然放松,不要紧张,心情愉悦 。然后将要施灸的部位暴露出来 。施术者站于一旁,也可取坐位,手臂及身体自然放松,心无杂念,轻巧操作,从容缓和,不急不躁,全神贯注 。
被动灸法多用于胸腹部或腰背部,养生的穴位有气海穴、关元穴、中脘穴、神阙穴、华佗挟脊、肾俞、命门 。
3、按摩养生法
双手拍头
取坐位,头身正直,然后用双手掌在头部施轻拍法,由前向后,均匀拍打,力量要轻柔有弹性,双手轻拍约20次 。
按摩后脑
两手指交叉,抱在后颈枕下部,左右来回横向搓摩约20次,力量要轻柔适中 。
梳头浴面
双手五指分开如爪,自前额向后梳头10次,继而用手掌自上而下摩擦面颊10次 。
旋摩耳轮
先用掌心旋摩耳郭前面10次,然后水平方向摩擦耳郭前面和后面10次 。
叩齿咬牙
双手掌轻按双颊,先叩齿有声36次,后咬牙无声18次 。然后下颌放松,用两大指指腹向上托叩下颌36次 。
弹鸣天鼓
双掌掩耳,食指、中指、无名指在后枕轻轻摩擦,耳中闻擂鼓之声约1分钟,继用无名指弹滑36次 。
搅海咽津
舌尖先左后右在口腔内颊慢慢搅动10次,古称“赤龙搅海”,至唾液满口嗽津10次,分3小口用力引颈咽下,意想直至小腹丹田 。
运目弹睛
头部不动,眼珠向四周环视1周,正反方向各3次 。然后用力紧闭双眼,同时呼气,待气吐尽后,迅速睁大双眼,同时吸气,共3次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