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麻黄的功效与作用都有什么 麻黄致病验方有哪些( 五 )


证见:咳嗽、哮喘 , 喉中痰鸣如水鸡声 , 吐涎沫 , 不得平卧 。
《金匮要略》曰:“咳而上气 , 喉中水鸡声 , 射干麻黄汤主之 。”
8、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论》)
麻黄、附子、甘草 。
本方用治素体阳虚 , 感受风寒的表里俱寒证 , 或水肿 , 小便不利的虚寒证 。
证见:恶寒身疼 , 无汗 , 微发热 , 脉沉微者 , 或水病身面浮肿 , 气短 , 小便不利 , 脉沉而小 。
《伤寒论》曰:“少阴病(脉微细 , 但欲寐)得之二三日 , 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 。”
9、阳和汤(《外科全集》)
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生甘草 。本方主治阳虚阴寒的阴疽证 。
证见:患处漫肿无头 , 疼痛无热 , 皮色不变 , 口中不渴 , 舌苔淡白 , 脉沉细的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眼风等证 。
近代有用治淋巴结核 , 腹膜结核 , 闭塞性脉管炎 , 慢性支气管炎见阳虚之象者 。
四、麻黄的配伍应用有哪些
配白术
麻黄宣通肺气 , 能通调水道 , 下输膀胱 。
白术键脾燥湿 , 以土制水 , 助运中焦 , 输布水湿 。
二药合用 , 发汗解表 , 散寒祛湿 。
《伤寒论》越婢加术汤 , 即以麻黄配白术 , 治“湿家身烦疼” 。
配石膏
麻黄石膏互伍 , 麻黄辛温 , 石膏大寒 , 重用石膏 , 轻用麻黄 , 寒热对消 , 麻黄只用其辛 , 而不用其温 , 合为辛凉宣泄 , 清肺平喘之治 。
这与麻黄配桂枝 , 麻黄杏仁治风寒咳嗽者 , 则有寒热之不同 。
《本草经疏》曰: ‘麻黄得石膏 , 则发散不猛 。”
配桂枝
宣卫气 , 解肌发表;通血脉 , 温经散寒 。
《本草思辨录》曰:“桂枝者 , 所以补麻黄之不足也 。
麻黄世荣卫之邪 , 桂枝调荣卫之气 , 桂枝得麻黄 , 不至羁汗 , 麻黄得佳枝 , 即能节汗 。
二者合而正不伤受 , 此麻桂并用之方皆然 。”
配杏仁
能宣肺气 , 散风寒而平喘 。
《药品化义》曰:若四时感冒风寒 , 闭塞肺气 , 咳嗽声哑 , 或鼻塞胸满 , 或喘急痰多 , 用入三拗汤以发散肺邪 , 奏功甚捷 , 若小孩疹子 , 当能散热邪 , 以此同杏仁 , 发表清肺 , 大有功效 。
配附子
治素体阳虚 , 复外伤风寒 。
仅用麻黄开腠 , 而无附子以固元阳 , 则有大汗亡阳之虞 , 唯附子与麻黄并用 , 则寒邪虽散 , 而阳不亡 。
《本草纲目》曰:“少阴病发热脉沉 , 有麻黄附子细辛汤 , 麻黄附子甘草汤 , 少阴与太阳为表里 , 乃赵嗣真所谓热附配麻黄 , 补中有发也 。”
配细辛
治太阳少阴两感证 。
用麻黄发太阳之表热 , 细辛散少阴之浮热 , 相须为用 , 一汗而解 。
《本草思辨录》曰:“细辛佐麻黄而在行 , 是为一专一普 。麻黄驱阴邪 , 发阳气 , 不仅入少阴而用甚普细辛则色黑入肾 , 赤入心(或云赤黑 , 或云深紫 , 紫即赤黑相兼之色也) , 一茎直上 , 气味辛烈 , 故其破少阴之寒凝 , 锐而能专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