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前的中国冬天有多冷 六十年前的冬天有多冷


三百年前的中国冬天有多冷 六十年前的冬天有多冷

文章插图
所谓冰期是指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 。地球在诞生至今的40多亿年历史中已先后经历了三大冰期:寒武纪晚期大冰期、石炭纪/二叠纪大冰期、第四纪大冰期 。最短的大冰期持续时间都在几百万年以上 。每次大冰期出现都会伴随物种的灭绝 。除了大冰期之外还有小冰期:小冰期持续的时间一般一百至几百年 。很显然这比持续几百万年的大冰期在时间上短得多 , 不过小冰期会发生得比较频繁 。
自从有历史记录以来我国已先后经历过四次小冰期 。根据气象学家竺可桢的中国气象史资料显示:历史上很多重大历史事故总是受气候环境的影响 。传统的史书在记载王朝兴亡时多着眼于王朝政治形势的变迁 , 然而实际上很多王朝的兴衰沉浮背后其实都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经历的几次最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几乎都与小冰期或多或少有一定关系 。
中国历史上经历的第一次小冰期是在殷商末年至西周初年 , 第二次是从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 , 第三次是从唐朝末年至北宋初年 , 第四次是从明朝中期至清朝中期 。这其中殷商末年至西周初年的第一次小冰期由于年代过于久远 , 所以目前我们所掌握的资料还难以说清这次小冰期与商周之间的政治更迭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次小冰期时代的异常气候使东汉末年成为了天灾频繁的时代 。
恰逢当时东汉王朝已在长期的外戚、宦官争权夺利过程中被削弱 , 所以这时已缺乏足够动员能力的朝廷在救灾上表现得效率低下 。河北巨鹿人张角趁机打出“苍天已死 , 黄天当立”的口号发动了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直接动摇了汉王朝的统治基础 。各路地方割据势力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群雄并起 , 而东汉朝廷实际上已沦为一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 。公元220年曹丕代汉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三国时期 。
三国时代之后西晋王朝只维持了三十余年的短暂统一就在五胡乱华的冲击下走向了崩溃 。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灭南陈这405年间除了西晋曾维持过三十余年的短暂统一之外大多数时间华夏大地都处于分裂动荡状态 。这一时期中国人口经历一次空前的大灭绝:公元311年前刘曜攻入长安时关中地区的人口就一度锐减到只剩以前的1-2% 。
中华文明的进程存在一条从北方黄河流域不断向南方长江流域发展的历史脉络:夏、商、周三个早期王朝的统治中心均位于北方的黄河流域 , 直到秦始皇混一华夏之时如今的长江以南的地区还是山越民族聚居之地 。整个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是极为缓慢的 , 直到三国时期东吴政权才对江南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开发 , 也就是从这时起奠定了日后江南地区的发展基础 。
五胡乱华时期黄河流域的士族百姓纷纷南迁 。经过东晋、南朝的开发建设之后到隋朝统一南北之时中国南方的人口和经济水平已基本接近于北方 。隋末唐初南方的人口和经济水平只是基本接近于北方 , 如果真要比起来还是北方略占优势 。到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夕南北方之间的人口比例已发展到一个关键点:一比一 。安史之乱的爆发进一步导致中原人口的南迁 , 也就是在这时中国经济的重心转移到了南方 。
安史之乱以后江南的扬州、四川的成都发展成为全国数一数二的工商业大都会 , 到了宋代南方经济就表现得更为强势了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朝廷的赋税收入主要来自江南 , 历次科举考试中榜者也以江南士人最多 。其实中国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几乎就是在历史上几次小冰期的影响下完成的 。正是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的小冰期间接引发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