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就读懂了重阳节 告诉我重阳节的


你也就读懂了重阳节 告诉我重阳节的

文章插图
作者:洞见ciyu
人到佳节,情最长 。
10月14日,又是一年秋风起,又是一年重阳至 。
在《夜航船》里,张岱如此解释重阳节的命名:
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 。
古人认为九月初九是吉祥日,所以每逢这一天,他们会登高祈福、秋游赏菊、拜神祭祖、饮宴祈寿 。
诗人墨客也会因时生情,以诗词咏之,把万千思绪,放在句读之间 。
这里有5首关于重阳的诗词,若是读懂,也就读懂了中国的重阳节 。
0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
因此,每逢重阳,客居他乡的游子容易生思乡之情 。
唐玄宗开元三年,王维为谋取功名,孑然一人奔赴长安 。
在达官贵人的宴会上,他看到异域风情的胡旋舞,心旌摇曳 。
在恢弘壮阔的朱雀街上,他看到满城华灯初上,目眩神迷 。
可热闹褪尽,尽是孤独 。
举目四望,无友人可说风景,无家人可诉衷肠 。
重阳节这一天,王维的思乡之情更是止不住地酝酿发酵,不禁喟叹: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就像漂泊在外的人们 。
也许是年方二十几的少年,孤身去闯荡,想出人头地,但屡屡碰壁;对未来满怀热忱,却常常在现实中感到无力,如一叶浮萍 。
也许是四五十的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家人留在老家,自己在城市里早出晚归,节衣缩食,去挣一份希望,但无论寄居多久,与城市的繁华始终格格不入 。
这时候,万里之外的家,成为了心头的一抹柔软,成为了生活的最大慰藉 。
倦鸟思巢,落叶归根 。
年轻时,我们曾奋不顾身地想逃离家乡;懂事后,却千回百转地想念着最初的地方 。
世事更迭,在岁月的摩挲下,一切印迹渐渐模糊,唯独家乡的轮廓愈发清晰 。
02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荆楚岁时记》有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宴 。”
自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已成风尚 。
朋友准备了丰盛的农家菜肴,孟浩然欣然前往 。
他们望着窗外环绕的绿林,横卧的山峦,好不自在快活 。
他们偶尔行个酒令,碰一下杯,纵情痛饮 。酒足饭饱之余,闲话桑麻等农事,聊得不亦乐乎 。
这些场景,在经年之后再捞起时,成为孟浩然心中萦绕不去的白月光 。
彼此之间的情深意浓,生活里不经意的欢喜,都藏在相聚的日子里 。
我们随着年纪的增大,这样的感受变得尤为深刻:
跟一群朋友约好某月某日把酒言欢,但计划总赶不上变化,有人要照顾孩子,有人要加班讨生计,见面的日子一再耽搁 。
吆喝着家庭成员都得到场,特地准备了色香味俱全的家宴,等心心念念的日子到来时,团圆桌上总有缺席的人 。
见面的次数,一年比一年少;共度的时间,一次比一次短 。
这时候才明白:至亲在侧,好友常伴,就是人间一大乐事 。
重阳的滋味,人生的妙趣,都藏在这样的团圆里 。
03
《浣溪沙·重九旧韵》
苏轼
白雪清词出坐间,爱君才器两俱全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