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养生应该遵循的原则有什么

核心提示:老人年纪越来越大,心理、情绪也随之发生异常,容易产生一些消极、悲观心理,加之劳少逸多,嗜食肥甘,就会不可避免地罹患老年常见病 。
老人年纪越来越大,心理、情绪也随之发生异常,容易产生一些消极、悲观心理,加之劳少逸多,嗜食肥甘,就会不可避免地罹患老年常见病 。如今,许多老年人都开始注重养生,那么,老年养生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呢?
老人养生应该遵循“七少”原则:
一、少言
少言可以积气生精,精足可以全神 。俗话说“言多必失”,老年人言多善误,不讨儿孙喜欢,反而转喜为忧 。言多则气息不匀,易伤肺气,亦伤中气 。气与精、神密切相关,气聚则精足,精足则神怡 。
二、少坐
很多老人闲来无事,喜欢在家长期坐着看看电视,但是老人长期坐着会损伤肌肉 。故老年人坐不可久,可经常散步活动肢节,保持血脉通畅 。
三、少怒
怒气伤身,发怒可使人气机不畅,出现气逆和气滞,从而引起多种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故老年人应戒怒 。
四、少卧
“久卧伤气”,若长时间卧床休息,则会损伤阳气 。人的阳气不伸,机体活动能力就会衰退,脾胃消化功能也会减弱 。因此,老年人应多动少卧为佳 。
五、少色
老年人应该少色,房劳过度则伤肾,肾气损伤会使人衰老 。年轻人也会未老先衰 。何况老年人为衰阳之体,更宜少色或禁色以保精 。
六、少欲
老年人清心寡欲,恬淡虚无,则正气充足,身心健康;若利欲熏心,追求名利,就会使气机紊乱,易产生气滞血瘀疾病 。
七、少食
老年人应该严格控制饮食,饮不可过,过则湿困难化;食不可过,过则壅滞不消 。若长期饮食膏粱厚味,摄入量超过身体需要,则会形成食积、气滞、痰浊、瘀热 。
故中医主张“勿极饥而食,食不过饱” 。少食脾易磨运,可使冲和之气填充肌髓,有利于健康长寿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