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意思: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意思: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

文章插图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意思: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

文章插图
□ 大众日报采访人员 卞文超
在兰陵县文峰山上,季文子廉政教育展馆向今人展示了两千多年前一位政治家的优秀品质——勤政,廉政,节俭,严于律己,敬德保民 。
季文子,即季孙行父,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公元前601年至公元前568年执政,辅佐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三代君主 。他是中国历史上勤政廉政的早期楷模 。他去世后,鲁襄公谥其号为文,归葬的神峰山因此得名文峰山,又称鲁卿山、季子山 。
“季文子当时在鲁国,是除了国君之外权力地位最高的人 。”济宁学院儒学与地域文化研究传播中心副主任、教授刘振佳说 。将其事迹还原至春秋风云,这位清官楷模的个性言行尤其显得可贵 。
锐意改革
三桓之一地位显赫
季文子出任鲁国正卿,前后执掌国政33年 。他从周公姬姓,其身份的显赫之处在于,他出身于鲁国三桓家族,是三桓季氏早期首领 。
鲁国的三桓起于鲁庄公时代 。鲁庄公的父亲鲁桓公,有四个儿子,嫡长子继承国君,即鲁庄公,另外三子孟氏(亦称仲氏)、叔孙氏、季氏三家封官为卿,后代皆形成了大家族 。由于三家皆为鲁桓公之后,所以被人们称为“三桓” 。
鲁国三大强势家族中,季氏家族锐意改革,季文子所表现出的政治才能尤为杰出 。
由于连年的战争,使社会生产力受到很大破坏,旧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制度也受到冲击 。鲁宣公任命季文子为鲁国国相后,季文子进行了改革 。
公元前594年,他下令废除“井田制”,实行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初税亩”制度,对公私土地一律按亩征税,即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须按亩交纳土地税 。井田之外的私田,从此也开始纳税 。
这一改革是夏商周三代以来,首次承认私田的合法性 。“初税亩”的实行增加了财政收入,适应和促进了新生的封建土地占有关系,标志着我国从奴隶制赋税制向封建制赋税制的转化,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之后其他各国也纷纷效仿 。
推行“初税亩”制度后不久,公元前590年,为了对付齐国的入侵,增强国力,季文子又进行了军赋改革,即“作丘甲”,按地区征收军赋,对私田也开始征收军赋,从而增加了国家的军赋收入 。正因为季文子采取积极措施,前加强防备,才阻止了齐国的入侵 。
第二年春,齐国派兵侵入鲁国的北部边境,季文子等率领军队与前来助战的晋、卫、曹等国军队会师于鞍地(今济南市一带) 。联军将士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齐军 。
在季文子执掌鲁国大政的几十年间,这些措施无疑对鲁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也使鲁国这个相对弱小的国家能够稳定地立足于激烈争斗的诸侯之林 。
克俭于家
妾不衣帛马不食粟
在文峰山的前半坡上,曾发现一块半截石碑 。碑刻无头少尾,字迹模糊,依稀可见“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鞍之战”等字样 。这块石碑原是季文子祠堂前的石碑 。
和季文子有关的历代历史遗存,散见于兰陵、费县等地 。《费县志·卷五·祀典》记载,曾建有季文子庙,并多次重修 。季文子之所以被后世敬仰供奉,不仅因他的政治才能杰出,更是源于对其高尚品德的推崇 。
翻开史册,《国语·鲁语上》对季文子崇尚节俭的事迹有生动记载 。
季文子是贵族高官,有自己的封地费邑 。但他的妻妾却不穿绸缎衣裳,他家里的马匹不喂粟米粮食,只用杂草糟糠作饲料,府上没有黄金白玉作私财 。这样的生活方式,在当时的贵族阶层几乎“不可理喻”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